邮箱yc86668389@163.com 电话0515-86668389  
首 页    商会概况    参政议政    经济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会务公开    政策法规    县区动态    光彩事业
通知公告
通知公告通知公告通知公告通知…
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济服务 > 经济服务
2017年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
来源:盐城市工商联(总商会)  作者:  已阅读次:374  发布日期:2018-11-26

2017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,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迎难而上、积极作为,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。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,质量不断提升,领域不断拓展,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、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一、2017年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

一是总量规模不断壮大。2017年,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509亿元,比上年增长8.3%,占全市GDP比重69.5%,拉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达4.6个百分点;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0亿元,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1575亿元,占全市比重达75%。

二是新兴主体不断涌兴。2017年,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42551户,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5335户,同比分别增长7.6%、4.4%。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登记户数为57.5万户,其中私营企业15.1万户,个体工商户42.4万户,分别居全省第七和第五位,实现了年初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。

三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。2017年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.05%,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1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%,发明专利申请、授权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均列全省第一。全市21个新产品被认定为省首台(套)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,新认定数全省第二,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。累计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产品22个、科技小巨人企业9户,总数苏北第一。

四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。2017年,全市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%,占工业比重提升1.5个百分点。智能终端产业全年开票销售突破200亿元,增长50%,整机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。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300亿元,增长20%,新能源装机容量、发电量均居全省首位。

五是贡献份额稳步提高。2017年,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入库税收297.8亿元,增长6.8%,占国地两项税收69%;固定资产民间投资完成3112.6亿元,增长8.4%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2.7%。民营企业新吸纳就业9.2万人,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76.3%。

二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

一是重抓规模企业培植。根据全省小微企业成长培育计划总体部署要求,结合我市企业发展实际,确定全市规模企业年度培育目标,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(市、区),列入对各地和经信部门年度考核内容,作为市政府评价产业园区等级的依据之一。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,选择一批条件基本成熟、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,对新增的规模企业予以一定的资金奖励。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联系,及时掌握入库企业运行情况,推动企业按时履行报批程序,强化跟踪服务和督查推进工作。2017年全市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户,总数列全省第七,超额完成省下达的80户培育目标任务。

二是重抓创新融合发展。大力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,起草《盐城市“隐形冠军企业”培育行动计划》,建立培育库,组织22家企业申报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。加快打造为创新创业服务的“众创”平台,实施高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动,推进依托产业的专业化“众创空间”建设。组织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,激发创业热情。2017年,组织企业参加农业机械协作配套会、福冈中日友好交流会等各类合作交流会议5场次。抢抓“互联网+”发展机遇,强化新业态、新模式培育、新产业培植,不断提升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,2017年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较上年提升3.41个百分点,增幅列全省第三、苏北第一。

三是重抓服务体系完善。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,积极组织和推动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和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进园区、进企业,开展专业化精准化服务,全年累计服务企业300多家,开展专项咨询服务活动近百次,举办各类培训、用工洽谈等活动200多场,受到了企业的好评。在全市138个乡镇工业园区建立服务工作站,以市中小企业网为载体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,打造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服务网络。积极组织《中小企业促进法》宣贯活动,以市政府名义举办专题讲座,举办《中小企业促进法》县(市)巡回展,推动面上普法宣传。2017年创成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,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。

四是重抓载体平台打造。以乡镇工业园区为载体,按照省级以上小型微型企业“双创”示范基地建设要求,积极开展园区分类考核和等级创建活动,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和项目承载能力。大力推进园区企业科技创新、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,加快企业转型发展,增强核心竞争力。加强对先进园区的激励措施,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。全市建成中小企业园138个,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300万平方米,入园企业6900家,2017年实现开票1150亿元。全市乡镇工业园区累计创建省级以上“双创”示范基地34个,2017年新创国家级示范基地1个,累计创成国家级基地2个,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。

五是重抓融资瓶颈突破。加强与财政、科技和金融管理部门合作,联合相关商业银行,积极推行“苏微贷”“科技贷”等金融服务产品,建立贷款需求企业库,落实企业贷款项目,提高贷款成功率。2017年共为企业发放贷款18.7亿元。在全市开展优秀成长企业评选活动,评出优秀企业50个,银行给予部分企业授信120亿元。举办金融保险机构银(保)企对接活动,积极推进成长性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,拓展企业融资渠道。继续推进融资担保机构开展工作,规范经营行为,扩大担保业务,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。全市2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全年累计为1442户中小微企业,提供担保136.7亿元。

六是重抓产业集群提升。大力推动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,按照“一园一品”、“一镇一业”的发展要求,积极引导和推动乡镇园区因地制宜、培植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,加快实现产业集聚。把特色产业发展列入市政府乡镇工业园区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规划布局了51个乡镇特色产业园,明确园区产业发展重点,着力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。进一步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,重点培育汽车、环保装备、石油机械装备等13个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,培育和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,做大做实产业规模。积极引导和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,争创省级以上品牌,提升产业品位和层次。全市累计创成省级特色产业集群9个,国家产业集聚区2个,创成一批行业叫得响的企业品牌。

三、218年民营经济发展思路及举措

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坚持新发展理念,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认真落实省市经济工作总体部署,以实施“三计划四行动”为抓手,全面做好政策落实、企业培育、创新发展、服务提升工作,推动盐城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再登新台阶,为建设产业强市做出新的贡献。

(一)坚持政策驱动,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。一是加强宣传解读。抓住国家《中小企业促进法》正式实施这一契机,在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政策的基础上,通过媒体宣传、政策汇编、专题培训等方式,把好的政策尽快宣贯到基层和企业,引导和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。二是加强贯彻落实。依据上级政策文件和国家、省有关政策,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市实施细则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,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、科技创新、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。三是加强监督检查。不定期对各地落实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,严防“中梗阻”现象。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“平等准入”,放宽市场准入相关政策落实,为民营资本投资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。

(二)坚持培优育强,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。一是加强规模企业培育。按照全省“小升规”工作总体部署,制定出台全市“小升规”工作行动计划,建立培育企业库,定期分析培育企业发展情况,开展针对性帮扶举措,建立健全长效跟踪服务协调机制,确保全年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不低于300户。二是实施人才培育计划。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,健全培训体系,大力实施企业人才培养建设工程,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,开展中小企业竞争力大讲堂、中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、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和各类专题讲座,年内专题培训1000人次以上。三是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。加强“专精特新”产品和“科技小巨人”企业培育工作,通过开展专家咨询诊断、企业高校行等系列活动,强化分类指导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个性化服务,全年争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数6-8家。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,提高专业生产、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,为大企业、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、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,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。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自建或与大学、科研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,提高自主创新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。推动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、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;鼓励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等形成的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。

(三)坚持创新创业,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。一是加快培育创新创业载体。认定15个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,力争创建一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,积极争创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示范基地,建成一批以国家级为领头、省级为骨干、市级为主体、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“双创”基地群,初步形成小微企业“双创”基地培育体系,为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撑。二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。挖掘创业创新优秀人才项目,加强项目服务,总结一批创业创新典型案例,支持一批示范项目,大力开展创业创新辅导活动,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、创业大讲堂、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。三是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。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国家、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,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,搭建服务创新创业的平台,弘扬创新创业文化,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,打造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。

(四)坚持资金带动,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。一是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建设。推进“政银担”分担机制,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担保规模,力争全年担保余额不低于100亿元。加强日常监管,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辅导培训,提高各地监管业务能力,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常规性检查,确保不出现重大风险。二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。联合市人民银行组织市内金融机构开展各类金融服务活动,深入企业生产一线,了解企业生产现状,推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双向融合,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扶持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推进“苏微贷”、“成长贷”等金融产品,扩大资金池规模,及时更新企业库,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扶持。三是加强直接融资推进力度。引导社会资本主动介入企业创新资源要素配置,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,引导推进成长性好、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行直接融资产品,积极推进成长型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“挂牌”,实现创新转型发展。

(五)坚持服务创新,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。一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。建立健全市、县、乡三级管理服务机制,强化县级服务中心建设力量,促其完善功能,开展工作,发挥作用。加快138个镇村工业园区服务网络组建,园区政务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,逐步实现市、县、镇(园区)三级联网。二是加快骨干机构培育。组织开展星级服务平台培育认定工作,认定一批管理规范、服务效果突出、社会贡献大的示范服务机构,加大宣传和推介,提高其知名度和公信力,激发服务机构服务动能。制定出台服务机构管理办法,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,促进行业自律,三是加强服务能力提升。组织服务机构定期召开业务对接会,交流工作情况,组织行业专家开展服务指导培训,会同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联盟“百场进园区精准服务”活动,推动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汇聚到发展实体经济大潮中,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。

(六)坚持集聚发展,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提升。一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。推进乡镇工业园供电、供水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发展与园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。合理布局污水处理设施,实现园区内污水、垃圾集中处理。组织开展乡镇工业园环境整治改造工作,塑造环境优美、秩序优良的新型园区形象。二是加快园区项目建设。加快项目入驻,提升园区集聚集约水平,积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,推进同类企业集聚集群发展;用足用好存量资源,依托现有企业,按照建链、延链、补链的要求,推进产业链招商。完善产业间配套协作机制,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,力争全年新增入园企业800家;加快园区企业技术改造步伐,全市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不少于300项。三是重抓特色产业培育。认真做好产业布局顶层设计,坚持高端引领,特色发展,推动载体升级,提升发展水平,明确园区发展方向和重点。引导骨干龙头企业加快研发创新、品牌培育、市场拓展规划指导。加大配套协作基地配套能力提升,组织企业组团参加国家、省各类专业协作对接活动,搭建龙头企业和中小微配套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。

收  藏】    【打  印】    【关闭窗口  
地址:盐城市聚龙路一号国投商务楼13楼
联系电话:0515-86668989
传真:0515-86668389
技术服务:盐城网桥科技网络有限公司 管理登录
友情链接